首页 > 葡萄架下的鉴宝大师 > 第十九章:人家碧水绕

我的书架

第十九章:人家碧水绕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这个时候,江北叫停工作,直接亲自上阵,雄赳赳气昂昂!

拿过自个儿准备的竹签子,先从边缘开始清理起来,不一会儿,一件贯耳瓶便是出现了。

这贯耳瓶起初是青铜器,是当时王公贵族玩游戏用的东西。后来到了宋朝,金石学兴起,不管是民间还是皇室都致力于模仿古代青铜器,于是就出现了这优美的贯耳瓶。

然后继续。渐渐地,盆、碗、炉、水盂等等都是出来了。而且这瓷器不是一层,而是层层叠叠地摞在一起!虽然经过了泥土的遮掩,但是那碧水一般的釉色仍然让人感觉到浑身舒畅,似乎全身的疲惫都因为这让人心旷神怡的釉色而消失了。

一边的常乐都看呆了。这场面实在是太壮观,无数密密麻麻的瓷器摞在一起,盘子、碗、瓶子全是,不过这有什么密集恐惧症的得小心点儿。

类似的瓷器常乐在江北的家里也见过,不过那是湖田窑的,釉色没这个好看,工艺更是甩了那个湖田窑的几条街。

“这东西得慢慢地清理,不过咱们不能一直待在这里,得出去走一走,防止他们起疑心。”人到了越是重大的情况越是冷静,不过这情况得在你的可控制范围之内,不然超过了你的预期你脑袋都是一片空白的,你怎么弄?

锁了门,出去呼吸了岷江省新鲜的空气,然后出去看了看这岷江省的农村风光。

其实江南农村的情况都差不多,绿水碧田,白鹭飞莺,柳叶儿细细长长随风摇摆。可就是这农村风光,留下了诸如“绿树村边合,青山郭外斜”、“七八个星天外,两三点雨山前”这样的优美诗词。

感慨了那么一下会儿,回到帐篷里头继续干!

说到要慢慢清理,这可不是什么浪费时间。因为瓷器刚刚出土的时候,就是最最脆弱的时候!而且如果瓷器暴露在空气中,必须用最快的速度用保鲜膜封起来!

为啥?因为瓷器在墓葬或者窖藏里头的时候,是处于缺氧环境的,几百上千年的时间使得瓷器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环境。结果你倒好,一下子把人家的小窝棚一杆子挑翻,让人家直接进去到空气里头!人家不舒服是肯定的,这一不舒服,那就要出点儿反应。啥反应?就是釉直接给你掉下来!人家脾气就是这么大!

众所周知,宋朝瓷器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那一层釉。就比如你一钻石戒指因为一些原因钻石没了,你还奢望能卖大价钱?人家会说你疯了。

估计你们看这个也会看得累了,我就讲个这样的小故事给你们听听:

前世江北做古玩生意的时候,有一会北方洛阳一开挖机的朋友说挖到了一座南朝的墓葬,看墓志还是个当大官儿的——那时候洛阳那边基本上一锄头下去就是个墓葬。里头出土了越窑和一些别的窑口的东西。江北当时也正好在洛阳,就去看了看,结果一到人家屋里,就看见几个小小的陶壶和陶碗之类的东西。当时江北也没有多想,直接说道:那东西呢?

他那个开挖机的朋友指了指那陶器,说那就是。江北一看,好家伙,就是一个瓷胎在那儿,釉是一点儿都没了——全部掉光了!一问,好家伙,他这个朋友一挖到墓葬直接就是拿水枪冲,东西边上的泥土冲得那是干干净净,最重要的是他没拿保鲜膜包起来,于是就成了这种情况。

江北本来抱着捞一笔的兴趣过来的,结果倒好,那瓷器直接就是一个“华丽”的变身,直接变成了陶器,给了江北一个巨大的“惊喜”。

回到正文。

在这个巨大的坑里,青白色、梅子青、粉青等等颜色交织在一起,整整齐齐的!入眼一看,东西一件不差,就是九百多件瓷器,石像两个,铜器十八件。

这数量怎么不对呢?不过先不想这个。

这铜器乍一看还以为石春秋战国的,仔细一看,东西就是宋朝的。那时候金石学盛行——之前讲过,当时上至朝廷,下至百姓,都喜欢仿古物件。据说李清照也是极其喜欢金石学,还收集了不少的青铜器,不过后来被她的第二个老公给骗走了。不过……咱们扯远了,就像数学老师讲到情深处聊起了自己读书的事情。

在次回到正文。

整整两天时间,他们都在清理这个价值无法估量的窖藏。这时候,终于清理到了最重磅的物件:龙泉窑梅子青釉荷叶纹盖罐!

看着这可爱无比的罐子,江北一时兴起,想去把它抱起来,结果一个不小心差点摔了!天可怜见,如果这个东西真的就从他手里摔下去了,那江北都不敢确定以及会不会剁了自己的手!

细细看这个荷叶盖罐,瓷胎火石红很显著,不过那瓷土是非常地紧实,釉就像春天的梅子一样,不然为啥叫这个釉色为梅子青色?荷叶型的盖子自然舒卷,整个荷叶那是非常地舒服自然,就像真正的一扇荷叶摆在你面前一样。

用小卷尺量了量,高31.3公分,宽23.8公分,最大的腹围估计都得有个一米,在此之前是从来没有过如此巨大的南宋龙泉窑罐子!

龙泉窑的荷叶罐元朝才有大量出现,不过这是相对于宋朝而言,眼前这个罐子可是南宋唯一的荷叶罐!

而且这罐子是摆在所有器物正中的,也就是说埋这批瓷器的人对这个罐子也很是重视。

不过让江北疑惑的是,按理说这么大的罐子也不应该自己抱不动啊!难道自己虚了?

不应该啊?劳资的身体一直很健康,也天天跑步锻炼,不应该虚成这样吧?居然连一个罐子都快抱不动了。不过想到之前少了那么将近一百件瓷器,莫非这东西……

江北看了看荷叶罐子,越想越觉得很有可能。

于是……

江北打开了那个荷叶盖子。

打开一看,只见里头密密麻麻的全是青瓷小碟子,一件一件小心地拿出来。其实那这种小东西的感觉挺好的,一件一件地从你的手里头拿出来,那种心灵上的满足感可真的是没法儿用言语描述!不多会儿,东西全部出来了,一共九十九件青瓷小碟子!

“九”这个字在中国有很丰富的寓意。什么“九九归一”、“九者,数之极也”之类的。

不过就算是拿出了所有的青瓷碟子,这罐子也是很重,量了量罐子抬的厚度:足足有二到二点五公分!

在宋朝,胎这么厚的罐子真的是非常少见,尤其是这种里里外外全是施满了梅子青釉的罐子!

一边的常乐怔怔道:

“这东西釉怎么这么美?”

江北一听,笑着说道:

“这梅子青釉就是反反复复多次施釉而成,就像是春天梅子树上面还没有成熟的青梅子一样,给人一种春天的感觉。充满了希望和憧憬。这罐子的釉色真的是达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境界!”

“宝贝?”常乐说道。

“国宝中的国宝!”江北说道。

“不过为什么就装九十九个小瓷碟子在罐子里头,咋看这体积应该可以装一百多件吧?”常乐说道。

“在古代华夏,这个‘九’字可是个好数字。‘九’谐音‘久’,在传统文化中有些长长久久的寓意。而我们所谓的九九归一,就是希望国家能够长治久安。

我看这些东西最晚的时间都是南宋末年的,那个时候岷江省正处在蒙古军队的围攻之中,南宋王朝也是大厦将倾。这个地方很长时间都是蒙古军队和南宋军队战争的主要战场。这老百姓流离失所,都说明了战争地残酷。记得杜甫不是有诗说‘思家步月清宵立,忆弟看云白日眠’吗?大抵如此。”说完了这么一大通话,江北口渴了。

喝了一口水,继续道:

“乐乐你想一下,当时月黑风高夜,正好是杀人的好时机。结果,突然有人说:快逃命啊!蒙古人打进来了!

这主人心急如焚啊!这批瓷器怎么办?砸了?谁他妈忍心砸这么好的东西?于是他就找了个隐秘的地方,把这批东西埋了,同时放进了九十九个小瓷碟子,希望战争早日结束,大家都能长长久久,家国安宁!

可是谁能想到战争的残酷呢?也许是途中遭遇了什么变故,比如像‘王勃’那样落水而死,或者是死在蒙古军队的铁骑之下,一切都是未解之谜。几百年的时间过去了,一切都是烟消云散,当年英勇无比的蒙古铁骑也消散在历史的长河里头。只有这精美的瓷器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一切。时也?命也!不过好在我们把这东西挖出来了,不然谁都不知道这批东西还得沉睡多久。”江北说道最后还有些唏嘘,不过又喝了一口水。

常乐面色有些奇怪。

前几句说得那么好,结果你后面一句话直接把你高大上的气质直接给一杆子打翻了。

江北不知道常乐心里头想的啥,若是知道了他铁定不会说这句话——老子还要维持高冷、博学、淡然的形象呢!

“其实我还有两个猜测,不知道你想不想听?”江北喝了水淡淡说道。

常乐点了点头。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