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大唐诗画田园 > 第四章 哪个能穷一辈子

我的书架

第四章 哪个能穷一辈子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  乔家父子三人刚回到家,就看到家门口拴着一辆驴车,那驴车身边还站着一个人在给驴喂养草料。

  远远看去,乔子仪就知道是谁了,顿时一喜:”荷花,咱爹咱娘来了。“

  乔氏听了乔子仪的话,也看到了来人,立刻喊道:”二喜!“

  等走近了,那人放下喂养驴子的草料,看着乔子仪和乔氏有憨厚地笑道:”姐夫,姐。“

  ”走,别站外面了,里面去。“乔子仪招呼道。

  ”哎!“郭二喜丢下草料,拍了拍身上的灰尘,跟着乔子仪一起回到了院里。

  刚到院里,就听到一老一少,两个女人的笑声。

  乔生看去,只见一身蓝色布衫,头戴发箍,全身收拾得十分干脆利落的老太太坐在马扎上,笑意盈盈地跟着乔巧说些什么。

  乔子仪招呼郭二喜坐下后,立刻对老太太行礼,然后喊了一声娘。

  ”娘,咋就你一个人来了,我爹呢!“乔氏坐下后,看着老太太问道。

  ”最近长安城里的生意不好做,本身盘下的一个店铺,不知道怎的,就被城里那些人给截了胡,你爹和你两个兄弟都去长安了,还不知道乔生的事,等两天他们回来了,我再让他们来。我外孙呢,快让我看看我的大外孙。“

  乔生挠着脑袋走到了近前,然后想了想,俯身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喊道:”姥娘。“

  老太太心疼两声连呼道:”哎呦,哎呦,我的大外孙,会喊人了,看起来真的好了,快起来,咱家平常可不兴这个大礼,快,快到我身边,让姥娘好好看看。“

  随后老太太把乔生叫道身边,拉着乔生的手仔仔细细地看了看乔生地脸,亲近了一会儿后,确定自家这大外孙子不傻了之后,又是老怀欣慰,又是替自家女儿心酸地泪涕涟涟。

  郭二喜也坐在胖边笑着应和道:”梁大娘,看来我这侄子不仅好了,还一下子就这么懂事,这可是难得的好事啊,可别哭了。“

  老太太没好气地看了眼郭二喜:”我哪哭了,我这是高兴。“

  一下子,所有人都笑了起来。

  吃过午饭,郭二喜说着还有事就走了,他后天再来接走老太太。

  乔子仪吃过饭还要去地里,乔氏和乔生兄妹俩则是陪着老太太在家。

  乔生其实也没说什么话,老太太问的时候,才回应那么几声,不是乔生不对老太太亲热,而是这会儿,乔生的思想有点抛锚。

  乔家现在虽不至于像李老三家面临着闹饥荒,可是紧衣缩食的,也不太好过。

  就中午这招待客人的饭食,在乔子仪乔氏看来,是家里最好的了。

  昨天的虾蟹都拿出来了,加上那一盘猪肉和大白面饼子,对于农户人家来说,确实不错。

  可,这一顿吃得,乔生都能听到自己的父亲心里滴血的声音。

  这还是自家姥娘一个人来,等姥爷和两个舅舅来家里,还要操办,到时候拿什么出来?

  今天这席面可是不能行了。

  另一边,老太太拉着自家女儿在唠家常。

  “这家里啊,以前一直是子仪一个人撑着,现在我外孙也好了,你门家的生活很快就能好起来。都怪你爹心急,前些日子,镇子里皮革坊招几个学徒,要是当时知道我这外孙能好起来,说什么也轮不着老三媳妇儿他那不争气的弟弟。”老太太看着自己这大外孙真的好了,十分可惜的对自己地女儿说道。

  乔氏诧异道:“三弟那媳妇的弟弟不是挺好的,前些年不说是问家里借了些钱,说是要养猪娶媳妇?”

  老太太冷哼了一声,脸上带着怒色说道:“钱借了,猪也养了,可这两年他跟人去赌坊胡混,不仅媳妇没娶到,还把自己养猪挣得钱都搭进去了,本钱没还回来不说,还欠了一屁股外债!要不是你三弟早去,估计人家都剁了它手指。这不前一段时间,老三媳妇不知道咋给你弟弟吹得风,让你弟弟求到你大哥这里,你大哥正好和那皮革坊的老板认识,就给安排进去了。“

  乔氏点点头,心里也不禁惋惜这个活计,不过想想,那活计要是给自己儿子要去了,估计自己那个弟妹要跟自家闹上一顿不可。

  镇子上的活,那可都不好找,最差的一个月也有50文工钱,就这都有人抢破头皮去做,更何况那皮革坊。

  要是乔生进了皮革坊,不只是挣钱养家,若是学上一门手艺活,那就更好了。

  老太太继续说道:”这人比人啊,真不能比,同样是养猪,老三家的媳妇还比不上一个女娃娃。咱们村的你董叔还记得不?“

  乔氏听了看着母亲点点头。

  老太太:”他家那闺女就很拔尖,去年底家里养了猪,现在都是一个个体大膘粗。恐怕到腊月的时候,得有两百斤肉下锅。现在的猪肉价差不多要摊十三文一斤,元辰(唐朝元旦的名称)的时候要涨到15文,一头猪恐怕得卖三串(三贯钱)哩!”

  乔氏小吸了口凉气,讶异道:“这么多?那女娃子可真能干,她家事咋喂猪的,有啥秘方?”

  老太太笑着赞叹道:“要不咋说她拔尖呢!也没啥秘方,那女娃娃可是家里顶梁柱,针线活好。耕种也不在话下,傍晚上山割草,回家水冲两遍,再凉一晚上,第二天再剁碎了再掺点谷糠,放一起喂猪。你董叔那两口子你也知道,老实归老实,但是这方面,还不如这女娃娃,家里家外的,说起来是你董叔说了算,可大家伙都知道,这一家可都着这闺女当家!”

  乔氏听着自己娘把那女娃娃夸得都顶天了,抬头看到老太太身旁坐着的乔生,心里一动,不禁立刻问道:“娘,他家闺女多大了?”

  老太太一愣,而后顺着乔氏的眼光回头看看有些发愣的大外孙,顿时明白过来自家女儿的心思,于是又开始细细地跟她说了起来。

  “那女娃今年应该是刚过十五了。长得不算拔尖,可也算五官端正,就是瘦点,性子有些温婉客人,见人就笑。家里更是孝顺得不行,眼里见也好,勤勤着呢,手在家都没停过,生怕累着你董叔老两口!咱们村里哪个不夸,这不,一家有女百家求,上门提亲的媒人都要踩烂她家门槛了。可你董叔就是不松口,说是舍不得,要再留两年。不过我能理解你董叔,要是这女娃娃嫁了人,他家恐怕就要倒上一半。你董叔那个儿子叫他那婆娘给惯坏了,说是读书,结果读了两年了,啥也不是。整天也是瞎混将来必不是个能撑门户的。你说这都是一个娘生得,咋就那么不一样哩?”

  乔氏听了分外动心,手里的针线活就慢了下来,有一下没一下地做着。

  可是想想自家的境况,她又摇了摇头:“可惜了!”

  老太太看着女儿摇头,还出声惋惜,就有些愣了,然后问道:“可惜啥,我大外孙以前是傻,现在可是好了,你看看这要模样有模样,要个子有个子。前年来家里,抱着村口地磨盘就抱起来了,可见是个有力气的,以后娶了媳妇儿,只要勤勤些,养家糊口可是一把好手。”

  乔氏听老太太夸乔生,心里舒适的同时,又苦笑着说道:“娘,你说的我都知道,可家里这情况,人家就算是对彩礼没什么要求,可咱们家不能不出一点吧,还有这房子啊,宴席啊,总要置办吧,钱没个十串二十串的,可不行。还有巧儿......”

  乔氏说道这里,忙住了口,暗怪自己不小心,说这些应该避着儿才是。

  乔氏看看女儿,见女儿无事,似乎还听的津津有味的,心就放了下来。

  老太太也是不说这些了,只是心里也有些为自己这个女儿家里以后上愁。

  乔生这会儿也是松了一口气,自己这还啥都整不明白呢,要是再娶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媳妇儿,这还活不活了。

  不是说乔生不想娶媳妇,他上一世三十了还是单身,那种没媳妇儿的哀愁时时刻刻在折磨着乔生。

  可乔生一没房二没钱的,谈了几个对象都在几个月内就黄了。

  所以,乔生知道,娶亲,最初的浪漫在经过时间的沉淀之后就会变成现实。

  女的要的现实,男的也要活得现实。

  在这个古代,娶个媳妇儿,不像现代那样困难。就算乔生还是个傻子,只要有权有钱,未必不能三妻四妾。

  可乔生这个家里,啥都没有,娶个媳妇回来,全家恐怕都要饿肚子,闹饥荒了。

  所以,总得来说,现在娶媳妇儿,很不值当。

  乔生忍不住看着乔氏说道:“娘,姥娘,娶媳妇这事啊我可不着急,你们也别急。咱家穷,我得干上两年才行。”

  老太太一听乐了:“是,我大外孙说的是,你看这俊模样,十里八村得后生,可没几个能比的上,肯定不愁媳妇。这两年你好好干,干好了,让你大舅母好好给你寻摸个好媳妇。”

  乔生摸摸自己被老太太夸得有些发热的脸,不仅也傻笑出来。

  老太太对乔生上心,那是自家闺女以后地依仗,可她最担心地是乔巧,这边说完乔生的亲事,就立刻把话题转移到自己那一家子去。

  她对乔氏说道:“咱们家,别人看着是过的不错,可是咱自家人知道自家事,那苦可都自己知道,你爹和你大哥心气可高着呢,镇上前年许久没开的书院开了课堂,你爹和你哥你弟三个就商量着,让继贤,继明,继福,去镇上读书。你爹说了,就算不为了当官,也得让家里小的去读书。这不,上个月不就送去了,可那束修,就算家里富裕了点,也全贴在了这三个孩子上面。那会要是乔生……”

  乔氏忙道:“娘,继贤三个人读书是好事。现在家里过得苦点不算啥,要是继贤他们读了书,就当爹说的,不为了官,以后给人家当个掌柜,当个账房,总比在山野地里刨食的强。你也说了那读书的束修不少,就这已经让爹和大哥他们跑断了腿,我可不能再让乔生去拖累爹和大哥他们,娘家帮衬我这的已经够多了,再去让他们供乔生读书,乔生他爹估计就彻底抬不起头了。”

  老太太叹气道:“总归啊,是穷闹的。”

  乔巧小声宽慰老太太:“姥娘,你就别担心我们家,我哥现在好了,以后赚了钱,这家就会慢慢也好起来,不说帮衬姥娘家里,不让姥娘,姥爷,舅舅他们担心那是肯定会的。”

  老太太抚掌笑道:“是,是,是,我家巧儿说的是,想那么多做啥?哪个还能穷一辈子?大家只要勤快干两年,日子总会过好的。”

  说着,一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。
sitemap